安阳晚报特约本报记者 李兴佳 通讯员 冯馨戈/文 安阳晚报本报记者 张郁/图
中秋节在即,月饼批发商消费市场刮起凡塘白刃战。全权商施展浑身解数、绞尽脑汁,一天营业额能达三四十多万元;光大、百荣、太阳城等各家批发商消费市场,举行月饼交易会,给商家摆擂鼓劲。
鲜为人知的是,这是两个凶险和财富相伴的隐秘金融行业。像赌博一样,它考验参展商的眼光、经验和运气:如果押中品类,两个月旺季能带来数百万甚至上千多万元的产品销售,卖断货也并不稀罕;一旦失手,两个配饰能一百多万200多万元,每家一百多万上百多万元更是业内常态,库存量月饼将被按照投机分子两个卖价。
这种难以捉摸和大起大落,给这个国民美食蒙上神秘色彩。
商家刮起月饼批发商大战,女商家5年间营业额从10多万元增至500多万元
“要2500份月饼!这里的消费市场大嘞很!”8月21日,位于郑州市学院路的百荣世贸商城,王彬(表弟)舒服坐在太阳伞搭起来的荫凉处,接了个参展商的电话。
王彬主要经营方式富丽月饼和九头崖。提起他,月饼圈里众所周知。按照刘彼得(表弟)的说法,王彬捧得了今年九头崖月饼安阳区产品销售的得分王,营业额达至400多多万元。他全权的富丽国际品牌营业额更为惊人。
九头崖在安阳共产生两个金牌厂家,刘彼得是另外的两个。他在郑州太阳城经营方式。在8月上旬举行的太阳城第三届月饼展展馆竞拍会上,九头崖捧得了最贵的展馆。
“今儿早上,我两个配饰抽走800多提,散饼抽走10800块,加起来一共有两万多块饼。”8月22日,刘彼得坐在太阳城店铺里,对着安阳晚报本报记者讲述。他身后是一摞摞堆成堆儿的月饼纸盒。
“今年的各项任务是200多万元。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于小文的50%-60%,已过半。今年我们完成整体各项任务的95%。”说完,刘彼得拿出了上好的药材冲泡。
堵丽芳(表弟)被邻居称作百荣消费市场里的大户。她最早在老华中草厂经营方式,曾连续参与六届百荣月饼交易会。她向安阳晚报本报记者回忆,第一届交易会的成交额是10多万元,第二届猛增到30多万元,今年营业额在500多万元。今年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冲破700多万元。这意味著增幅要达至40%。
“今年全权的东莞两个月饼国际品牌‘高小妹’,散称月饼卖了100多万元,今年肯定要冲破200多万元。”堵丽芳分析,月饼消费市场增势强劲,甚至部分国际品牌达至了翻倍增长的喜人规模。
刘彼得曾和其他几个国际品牌商聚在一起,对安阳月饼消费市场进行过计算。根据几家国际品牌全权商计算结果,今年安阳月饼消费市场有10亿元的消费市场容量。
今年8月,中国粘合剂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月饼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报告》称,预计2019年月饼金融行业整体销量和营业额应有5%—8%的增长幅度。
3月末开菱状,滞销月饼被投机分子两个卖价
从今年3月末已经开始,曹建峰(表弟)就已经开始不断参与月饼菱状,“参与了五六十场菱状,只去了融洽的厂家”。
他今年备了一千多多万元的货,其中20%供给大型餐饮企业、卖场。
月饼是两个时令特征极为明显的产品,不少厂家平常以其他金融行业为生,只在中秋节前伺机下手。月饼对于他们属于不可控的增量。
比如,曹建峰平常主营百合等产品,刘彼得开的是家药材店,主要经营方式药材和酒,王彬平常主卖饼干,并开有京东旗舰店,线上收入就过千万。没有月饼,这些批发商商依旧活得有滋有味。
而且,他们往往全权不止一家国际品牌。曹建峰全权了30多个国际品牌,均为外地国际品牌,王彬全权了十五六个国际品牌,且已经连续卖月饼十三年。堵丽芳全权有十来个国际品牌,刘彼得今年在九头崖国际品牌之外,新增了两个“日健”国际品牌。
明显的季节性,也决定了消费市场机会的稍纵即逝。踩不对时间节点,晚一步,就可能丧失消费市场,乃至万劫不复。王彬一直感慨今年下手慢了,消费市场还没完全动起来。
从3月末已经开始,就有月饼国际品牌商陆陆续续开设菱状,一直持续到夏季。柿叶月饼菱状要普遍早于本地国际品牌。菱状上预付货款后,7月25号左右,月饼就已经开始慢慢往下铺,8月1号发货,出现在郑州消费市场的小店或者商铺中,则要到8月3日或者4日。
批发商环节在8月下旬已经定型,进入产品销售尾声,零售端在8月25日尚是产品销售金泽尔。过了农历八月十五,再贵的月饼也将变烧饼。
“距离中秋节最后5天,如果库存量还没清完,就意味著要砸自己手里了。过了中秋节,会有人专门收得月饼,5毛钱两个。”刘彼得说。
曹建峰预测,今年零售端在9月1日之后会进入产品销售高峰期。因为企业采购的准备工作充分,当下正是大宗团购下单的集中时期。
不过,不少批发商商表示,今年月饼产品销售热度整体要迟一些,近几年采购期也由两个月渐渐缩短至半个月。
《2019年中国月饼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报告》称,今年中秋月饼消费市场将呈现出主产品销售期启动更晚、产品销售期更短、短期量大等特点。
高风险:有时候两个配饰亏损200多万元,有时候卖断货
因为产品销售周期短、产品迭代快、产品销售无法把控,月饼批发商就成了两个高风险的行当。
“地雷”在3月末的菱状上就埋下。月饼菱状实行先打款再发货的策略,货卖不完,厂家不接受退回。
“菱状上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,某个款型订或不订、订多订少,全靠个人眼光。很有可能眼瞅着某款产品在山东消费市场卖得特别好,回安阳就不一定卖得动。”曹建峰说。
两个月饼产品销售的“老炮”告诉安阳晚报本报记者,今年两个配饰亏损掉200多万元,“进价33元,前期为了拉流量,要挤进全国产品销售量前五,一已经开始就按照9.9元价格卖,后来增加到29元、59元,等价格拉到99元时,已经晚了。”
“赔钱的商家多得是,一百多万一百多多万元的属于正常。”曹建峰反问,“订的货卖不动,你咋弄?!”
有卖不动的,也有不够卖的。因为种种不确定性,断货是每年的常态。刘彼得称,不少厂家的水果饼目前已断货,“鲜果饼今年是新品,又小又贵,订货商心里发怵,不敢多订。没想到一面世,忽然就断货了。每家商家进的少,家家户户都在抢。厂家已然来不及增加产量。”
卖不出去的货,等待厂家的只有挥泪大甩卖,价格贱到什么程度?
“会有专门的人收得购库存量的月饼,0.5元两个,或者一元三个,比馒头还便宜。”业内人士称。
不过,空盒子会被批发商商保留,“留下空盒子,明年再花高价买饼,装到盒子里再卖。”
(编辑 吉倩倩 见习编辑 熊子文 )